在管道设计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需要支路的产生,如果支路的阀门在关闭的情况下,那么在支路和主路之间就会形成一定的死水。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尽量缩小这段距离,要使支路的阀门尽可能接近主路。
尽管各种关于支管设计的规定和提法甚至测量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目前所有提法都不是“法规”要求,而只是工程的建议和标准。目前比较正式的有:
2001年ISPE水和纯蒸汽基准指南的“从主管外壁开始测到支管盲端或阀门密封点的长度L≤3倍的支管直径D(3D)”;
2009年ASME BPE的由主管内壁到支管盲端或阀门密封点的长度L≤2倍的支管直径D;
1993年美国高纯水检查指南的由主管中心开始测到支管盲端或阀门密封点的长度L≤6倍的支管直径D(6D);
WHO的由主管外壁到支管盲端或阀门密封点的长度L≤1.5倍的支管直径D。
在日常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国内普遍采用ISPE的3D原则,6D原则也用于制药行业。但即便是未满足nD,只要是经验证对水质的影响不超限原则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洁净管道的自排净要求
为了防止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在优惠申请大厅管道系统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在系统放空的状态下,保证系统里面的水或其他介质可以完全排放出系统。因此,在洁净管道系统中保持一定坡度是必要的工程规范。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安装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管道坡度安装型式
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系统尤其是水平管道的可排尽性。一般情况下,水平管道到设计排水点的坡度至少不小于0.5%。不同管道走向采用不同的坡度安装方式,目的是为了保证良好的自排净功能。图中给出了正确的安装方式和错误的安装方式。